今天给各位分享压铸模具调整参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压铸参数调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新技术是采用科汇的开关磁阻伺服电机驱动液压泵,由电机数控速度和压力,通过触摸屏输入数字,进行调整。
压铸工艺参数
1、压力参数:①压射力 用压射压力和压射比压来表示,是获得组织致密、轮廓清晰的压 铸件的主要因素,在压铸机上其大小可以调节。 ②压射压力 压射时压射油缸内的油压,可以从压力表上直接读出,是一个 变量,当压铸机进入压射动作时产生压射压力,按照压射动作分段对应的 称为一级压射压力(慢压射压力) 、二级压射压力(快压射压力)等;增压 阶段后转变为增压压力,此时的压射压力达到极大值。 ③压射比压 压射时压室内金属液在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简称比压。 可通过改变压射力或更换不同直径的压室及冲头来进行调整。 计算公式为: 比压=压射力÷(冲头直径)?×4/π
2、速度参数: ①压射速度 压射时冲头移动的速度。按照压射过程的不同阶段,压射速
度分为慢压射速度(低速压射速度)和快压射速度(高速压射速度) 。一般 慢压射速度的选择根据“压室充满度” (即压室内金属液的多少,用百分比 表示)来决定,取值范围如下:压室冲满度(%) ≤30 30~60 >60 慢压射速度(m/s) 0.3~0.4 0.2~0.30.1~0.2 快压射速度,是在一定填充时间条件下确定的。根据铸件的结构特征确定 其填充时间后,可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快压射速度=坯件重量/合金比重/压室内截面积/填充时间×[1+(N-1)+0.1] 式中“坯件重量”含浇冒系统; “N”为型腔穴数; “填充时间”可查表得到。 按此公式计算出来的快压射速度,是获得优质铸件的理论速度,实际生产 中选其 1.2 倍;对有较大镶嵌件的铸件时可选 1.5~2 倍。 ②内浇口速度 金属液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内浇道导入型腔时的线速度,称
为内浇口速度。内浇口速度对铸件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主要是表面光洁度、 强度和塑性等方面。内浇口速度的大小可通过查表得到,调节的方法有: 调整压射速度、改变压室直径、调整比压、改变内浇口截面积。铸件平均壁厚、填充时间、内浇口速度对照表 铸件平均壁厚(㎜) 1 1.5 2 2.5 3 3.5 4 5 6 7 8 9 10 填充时间(S) 0.010~0.014 0.014~0.020 0.018~0.026 0.022~0.0320.028~0.040 0.034~0.050 0.040~0.060 0.048~0.072 0.056~0.084
0.066~0.100 0.076~0.116 0.088~0.138 0.100~0.160 内浇口速度(m/s) 46~55 44~53 42~5040~48 38~46 36~44 34~42 32~40 30~37 28~34 26~32 24~29 22~27
3、时间参数: ①填充时间 金属液自开始进入型腔到充满铸型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影
响填充时间的因素有:金属液的过热度、浇注温度、模具温度、涂料性能 与用量、排气效果等。一般来说,填充时间越短,铸件表面越光滑,内部 空隙率越高;反之,则表面粗糙而内部紧密。 ②持压时间 金属液充满型腔之后,在压力作用下使铸件完全凝固这段时间,称为持压时间。持压时间应根据铸件壁厚和金属液的结晶温度范围来 确定,通常按下表中的数据来选取: 生产中常用持压时间(单位:秒) 压铸合金 锌合金 铝合金 镁合金铜合金 铸件壁厚<2.5 ㎜ 1~2 1~2 1~2 2~3 2.5 ㎜<铸件壁厚>6 ㎜ 3~7 3~8 3~8 5~8 ③留模时间 从持压作用结束到开模顶出铸件的这段时间叫留模时间。留模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过长会使铸件顶出困难,甚至破坏;过短则会造 成顶出变形或热裂。留模时间是根据合金的性质、铸件的壁厚及结构特征 来取值的:常用留模时间(单位:秒)压铸合金 锌合金 铝合金 镁合金 铜合金 壁厚<3 ㎜ 5~10 7~12 7~12 8~15 3 ㎜≤壁厚≥4 ㎜ 7~12 10~15 10~15 15~20 壁厚>5 ㎜ 20~25 25~30 15~25 20~30
4、温度参数: ①浇注温度 指金属液浇入压室至填充型腔时的平均温度。过低的浇注温
度使合金的流动性降低,成型困难;但若浇注温度过高,则会造成产品组织晶体粗大,机械性能明显下降,同时还会加大金属液的吸气倾向,使铸 件产生气孔缺陷。通常取值范围如下:各种合金的浇注温度铸件结构特征合金种类锌合金铝硅合金铝合金镁铜合金 铝铜合金 铝镁合金普通黄铜 硅 黄 铜 铸件壁厚小于 3mm 结构简单 420~440 610~650 620~650 640~680 640~680 870~920 900~940 结构复杂 430~450 640~700 640~720 660~700 660~700 900~950 930~970 8 铸件壁厚大于 3mm 结构简单 410~430 590~630 600~640 620~660 620~660 850~900 880~920 结构复杂
420~440 610~650 620~650 640~680 640~680 870~920 900~940 ②模具温度
在生产前对模具进行加热,使之达到工艺要求的范围内的最 低温度水平,这个温度叫模具预热温度;在生产过程中,模具应保持一定 的温度,这个温度工艺上称为模具工作温度,也就是常说的模具温度。模 具温度的取值一般为浇注温度的三分之一,控制公差一般为±25℃。
5、其他参数: ①慢、 快压射行程 压铸生产时的压射过程由慢压射和快压射两部分组成, 与之对应的工艺参数叫慢压射行程和快压射行程;其中对产品质量起主要 作用的是慢压射行程和快压射行程转换点的位置, 以及快压射行程的大小, 我们除了控制其速度的大小外,还需要对其行程大小进行控制和调节转换 点的位置。 ②压室充满度 合金浇入量占压室有效容积的百分比。是控制产品气孔缺 陷的一个重要参数,合理的压室充满度为 40%~60%,特殊条件下放宽到 30%~70%。 ③余料厚度 也就是合金液浇入量的多少;余料厚度过小,料饼过早凝固, 压射时的最终压力无法传递到型腔内部,铸件不能被压实;余料厚度过大, 往往会使增压动作无法实现(受限位开关控制) ,同样压不好铸件。另外,若余料厚度变化无常,导致压室充满度失控,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压铸机调同心度怎么调
发布时间: 2021-02-07 00:26:55
? 压铸机的操作问题
1、 储能时间:二速或增压完成后,高压油对储能器进行压力补偿的时间。一般设定在2S左右,在自动时观察储能时间(尽可能小)结束时,压力能达到设定压力,储能时间设定即为合适。
2、 锤头润滑时间:从锤头润滑开始至润滑停止的时间。
3、 射料时间:从射料动作开始计时到射料的时间。DCC280冷室压铸机一般在1.6S以上,产品较厚实、重量较大的,慢速较长或产品对气孔要求严格的(需要较紧密组织),可以适当延长打料时间至3S以上。
4、 开模时间:根据产品的大小,冷却状况不同,一般DCC280冷室机设定在2~4S。一般开始时可以略为设长一点,若模具结构比较复杂切勿设定太长,否则会出现铸件抱死型芯,不易开模等故障。
注意:应先开模,后开门,防止未完全凝固的料柄爆裂烫伤工作人员。
5、 顶出延时:在产品冷却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一般开模后延时0.1S即可,主要是减少冲击,在产品冷却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一般可以适当设长,以保证铸件被顶出时有足够的强度,不被顶变形。
6、 顶回延时:一般延时到能顺利地取出产品即可。
7、 锤头润滑和次数:视锤头润滑的状况而设定打油的周期和次数。
8、 炉中待机和炉上待机时间的设定:机械手回到炉上等待到再次合模之间的时间间隔的长短,要求调节到料温降低最小,灼子又不会在炉内停留很久而过早损坏。
9、 二速吉掣位置的调整:一般根据产品的厚薄,对铸件表面的要求,对气孔的限制程度,前后慢慢调节,注意观察铸件的变化。
10、 料温的设定:铝合金熔炼温度在620~680℃之间,一般薄壁铸件取上限,厚壁铸件取下限。
11、 模温的控制:铝合金模具压铸温度一般控制在220℃左右(指喷涂后到下次合模时的温度),根据所啤铸件的成形状况适当增大或减少冷却水的流量调节模具的温度。对模腔内尖角突出部分、热量集中的部位要适当多喷一点脱模剂,以降低该部分的温度,避免粘模。
12、 浇注量的控制,一般将料柄控制在15-20mm.合金液的舀取量要稳定,其不仅是控制最终压力传递,也是控制合金液的填充流态、铸件重量等的重要参数。
13、 压射速度的调定:
压射速度指冲头在每秒钟时间内运动的距离,分为三级速度即慢压射,快压射,增压压射。
(1)慢压射:指自冲头运动开始,将压射室内合金液向型腔慢慢推进,直至合金液推到内浇口的前进速度,这一级速度的选择原则:
①注入压射室的合金液推至内浇口时的热量损失为最小。
②尽量避免冲头前进时合金液不产生翻滚,涌浪卷气现象。
(2)快压射:指冲头推送合金液由内浇口至充满型腔时的速度,一般此级速度的选择原则为:
①金液在充满型腔前必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②保持合金液呈理想有序地充满型腔,并把型腔中气体排出。
③不形成高速金属流冲刷型腔型芯,避免粘模。一般情况均按从低速向高速逐步调节,在不影响铸件质量的情况下,以较低的充填速度为宜。因高速会加快模具型芯、型腔的老化。
(3)增压压射速度的调节:增压压射速度,在整个压铸过程中所占时间极短,充填速度有限,一般观察打料压力表上显示压力呈一斜线均匀上升即可,对铸件较大,较厚,要求组织细密的铸件要求使用增压。
14、 总压的设定,一般是总压设在90~99之间,在保证压铸机正常压铸的条件下,尽量设定低些,以延长机械使用寿命,降低能源消耗。
15、 开模压力的设定,一般开模压力拨码设定在50左右,保证开模运动平稳无冲击、震动即为合适。
16、 锁模压力的设定,一般开模压力拨码设定在60左右,保证锁模运动平稳无冲击、震动即为合适。
17、 锁模低压的设定,一般设定在3~5之间,低压主要作用是保护模具,当模具动定模快要接触时转换为低压合模,可以减轻接触面的冲击。
18、 顶针压力的设定,顶针压力一般设定在30~50之间,能顺利顶出产品即为合适。
19、 调模压力的设定,调模压力一般设定在50~60之间,不要太高,避免用高压调模,造成机械损伤。在进行调模动作时不可操作其它扭掣。
20、 开锁模吉掣盒的吉掣位置调整。
(1)开模终止吉掣一般设定在开模时动定模之间的距离可以顺利取出产品,且方便喷涂脱模剂的位置上,视模腔的深度来定。
(2)开模快转慢吉掣一般设定在距终止吉掣60mm左右,保证开模经过快转慢至终点时没有冲击,震动即可。
(3)锁模低压吉掣的调整,一般低压吉掣设定在锁模高压吉掣前40mm左右,即模具的动定模面接触到之前的40mm处,保证动定模接触时无冲击即可。
(4)锁模高压吉掣的设定,高压吉掣的位置应设定在动定模刚刚接触到的位置。
(5)锁模终止吉掣及终止确认吉掣的调整,此两吉掣配合使用,起到安全联锁作用,一般锁模终止吉掣位置设定在机铰可以完全伸直的位置即可,锁模终止确定吉掣调整在锁模终止时刚好能被吉掣杆压住。
21、 顶针限位吉掣的调整:顶回限应在顶针回到位,但顶针活塞不撞击油缸底部的位置,顶前限视不同的产品决定,顶前位置能顺利取出产品即可。
如何使用压铸模具-使用压铸模具注意事项 压铸模具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 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使用压铸模具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预热时,开始的火力不要太猛,应该逐渐加大,且开始要在合模状态下加热;预热时,拆下或者遮挡模具上不宜烘烤的零件,如滑块,弹簧等。 2.试模过程中,技术参数的改变,尽量不要同时变更几个参数,否则无法判定是哪个参数对它有影响。 3.调试过程中,压力要逐步增加,一下增加太多,可能会引起粘模,或者得到的'参数压力太高。 4.粘膜出现,铸件难以取出时,要用木质,或钢棒去清理,严禁用钢材质的工具去敲打,否则损坏模。 5.如果粘膜或者其他原因,判定自己无法处理的,要将模具取下,由专业的模具师傅处理。 6.使用前,即每模压铸前,一定要尽量清理干净模具表面残留的披锋,杂物,否则会损坏模具,造成铸件披锋,甚至飞料。 7.使用过程中,要定期对各活动部位做润滑。 8.模具工作一定时间要进行检修。 9.冷却水流量要根据不同位置设置流量,以调整整体温度一致。 10.定时更换易损件,以保证压铸件质量。 11.模具要定期保养和维护。 ;
单靠调整工艺参数无法有效解决模具内浇口冲蚀的问题,因为首先要保证铸件成形并符合质量要求,需要一定的速度进行充填。内浇口冲蚀多数是铝液在内浇口的速度过快所致,所以适当降低内浇口的速度可以解决一定的问题,如果压铸机压射端的空打速度能达到6~7米/秒的话,可以适当加大内浇口的面积,增大进浇的流量而达到充填成型的要求,降低充填的速度。还有,在满足产品成型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铝液的温度。
关于压铸模具调整参数和压铸参数调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