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塑胶模具下料(ug塑胶模具设计用到的命令)

日期:2023-03-24 浏览:51

今天给各位分享ug塑胶模具下料的知识,其中也会对ug塑胶模具设计用到的命令进行解释,现在开始吧!

塑胶模具二次加工流程

proe和ug会一种就可以了,要了解加工工艺,塑胶的特性,最好会模流分析(moldflow)不用精能忽悠一下建个模型就可以了,建议你以实践为主,书本上的知识对实际操作帮助不大,最好能找家公司从学徒做起!这样能了解工作流程和加工工艺,还有高手知道,进步会很快的。

一般注塑模设计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1

客户来3D档(可能不还是最终的数据)。设计根据客户产品进行结构排位(包括分型面,拔模斜度,结构),用模流分析软件确定交口的最佳位置(小公司跳过这步),制作组立图(小公司可能会用UG+CAD的方法排位,这样快)交付客户确认,同时提出产品设计上导致不能加工或导致成型问题的部分的修改建议。

2

根据客人的反馈,开始3D建模(注意仔细阅读客户的任务书,了解产品的缩水,标准件的规格,进胶的形式等)。

3

采购钢料及标准件。定购模架(有的公司模架会自己做)

4

出2D图,组立图交付现场加工

5

设计务必要及时跟踪现场的加工,解决加工中遇到的问题(没一个设计能够一次就把一套模设计成功的,其中为了加工工艺的合理会进行设计的优化,当然牛b的设计能把问题控制在最低的程度)

6

试模,设计要根据试模的结果对模具进行调整和再优化。

7

设变,设计要根据客人的设变要求进行改模

8

图档的整理和存档,一个聪明的设计会把一些好的结构整理并保存以来作为自己的东西。

差不多就这些了,最后顺便说一下,其实模具设计没别人想象的那么好,非常的累,压力很大(尤其是在小公司)薪金其实也不高,付出同等的智慧和劳动来干其他的行业也许会赚更多的钱。

对了你真的像要做这行的话,为了有更好的发展最要去做一段时间的钳工或者CNC,EDM,WC多了解加工工艺

祝你好运吧。。。

关于用UG设计冷冲模的流程?

冷冲压模具设计步骤?

冷冲模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

1 .搜集必要的资料?

设计冷冲模时,需搜集的资料包括产品图、样品、设计任务书和参考图等,并相应了解如下问题:?

l )了解提供的产品视图是否完备,技术要求是否明确,有无特殊要求的地方。?

2 )了解制件的生产性质是试制还是批量或大量生产,以确定模具的结构性质。?

3 )了解制件的材料性质(软、硬还是半硬)、尺寸和供应方式(如条料、卷料还是废料利用等),以便确定冲裁的合理间隙及冲压的送料方法。?

4 )了解适用的压力机情况和有关技术规格,根据所选用的设备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模具及有关参数,如模架大小、模柄尺寸、模具闭合高度和送料机构等。?

5 )了解模具制造的技术力量、设备条件和加工技巧,为确定模具结构提供依据。?

6 )了解最大限度采用标准件的可能性,以缩短模具制造周期。?

2 .冲压工艺性分析?

冲压工艺性是指零件冲压加工的难易程度。在技术方面,主要分析该零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最小孔边距、孔径、材料厚度、最大外形)、精度要求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冲压工艺的要求。如果发现冲压工艺性差,则需要对冲压件产品提出修改意见,经产品设计者同意后方可修改。?

3 .确定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

确定方法如下:?

l )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要求进行工艺分析,确定基本工序的性质,即落料、冲孔、弯曲等基本工序。一般情况下可以由图样要求直接确定。?

2 )根据工艺计算,确定工序数目,如拉深次数等。?

3 )根据各工序的变形特点、尺寸要求确定工序排列的顺序,例如,是先冲孔后弯曲还是先弯曲后冲孔等。?

4 ) 根据生产批量和条件,确定工序的组合,如复合冲压工序、连续冲压工序等。?

5 ) 最后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设备占用情况、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模具寿命、工艺成本、操作方便和安全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在满足冲件质量要求的前提下,确定适合具体生产条件的最经济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并填写冲压工艺过程卡片(内容包括工序名称、工序数目、工序草图(半成品形状和尺寸)、所用模具、所选设备、工序检验要求、板料规格和性能、毛坯形状和尺寸等): ;?

4 确定模具结构形式?

确定工序的性质、顺序及工序的组合后,即确定了冲压工艺方案也就决定了各工序模具的结构形式。冲模的种类很多,必须根据冲件的生产批量、尺寸、精度、形状复杂程度和生产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其选原则如下:?

l )根据制件的生产批量确定采用简易模还是复合模结构。一般来说简易模寿命低,成本低;而复合模寿命长,成本高。?

2 )根据制件的尺寸要求确定冲模类型。?

若制件的尺寸精度及断面质量要求较高,应采用精密冲模结构;对于一般精度要求的制件,可采用普通冲模。复合模冲出的制件精度高于级进模,而级进模又高于单工序模。?

3 )根据设备类型确定冲模结构。?

拉深加工时有双动压力机的情况下,选用双动冲模结构比选用单动冲模结构好很多?

4 )根据制件的形状大小和复杂程度选择冲模结构形式。一般情况下,大型制件,为便于制造模具并简化模具结构,采用单工序模;小型制件,而且形状复杂时,为便于生产,常用复合模或级进模。像半导体晶体管外壳这类产量很大而外形尺寸又很小的筒形件,应采用连续拉深的级进模。?

5 )根据模具制造力量和经济性选择模具类型。在没有能力制造高水平模具时,应尽量设计切实可行的比较简单的模具结构;而在有相当设备和技术力量的条件下,为了提高模具寿命和适应大量生产的需要,则应选择较为复杂的精密冲模结构。

总之,在选择冲模结构类型时,应从多方面考虑,经过全面分析和比较,尽可能使所选择的模具结构合理。?

5 .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

主要工艺计算包括以下几方面:?

l )坯料展开计算:主要是对弯曲件和拉深件确定其坯料的形状和展开尺寸,以便在最经济的原则下进行排样,合理确定适用材料。?

2 )冲压力计算及冲压设备的初选:计算冲裁力、弯曲力、拉深力及有关的辅助力、卸料力、推料力、压边力等,必要时还需计算冲压功和功率,以便选用压力机。根据排样图和所选模具的结构形式,可以方便地计算出总冲压力,根据计算出的总冲压力,初选冲压设备的型号和规格,待模具总图设计好后,校核设备的装模尺寸(如闭合高度、工作台板尺寸、漏料孔尺寸等)是否符合要求,最终确定压力机型号和规格?

3 )压力中心计算:计算压力中心,并在设计模具时保证模具压力中心与模柄中心线重合,目的是避免模具受偏心负荷作用而影响模具质量。?

4 )进行排样及材料利用率的计算.以便为材料消耗定额提供依据。?

排样图的设计方法和步骤:一般是先从排样的角度考虑并计算材料的利用率,对于复杂的零件通常用厚纸剪成3 一5 个样件.排出各种可能的方案,选择最优方案.现在常用计算机排样后再综台考虑模具尺寸的大小、结构的难易程度、模具寿命、材料利用率等几个方面的问题.选择一个合理的排样方案。确定出搭边,计算步距和料宽.根据标准板(带)料的规格确定料宽及料宽公差。再将选定的排样画成排样图,按模具类型和冲裁顺序打上适当的剖面线,并标注尺寸和公差。?

5 )凸、凹模间隙和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6 )对于拉深工序,确定拉深模是否采用压边圈,并进行拉深次数、各中间工序模具尺寸分配,以及半成品尺寸计算等。?

7 )其他方面的特殊计算。?

6 .模具总体设计?

在上述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即可进行模具结构

的总体设计,并勾画草图,初步算出模具闭合高度,概略地定出模具外形尺寸,凹模的结构形式及固定方法。同时考虑如下内容:?

1 )凸、凹模结构形式及固定方法;?

2 )制件或毛坯的定位方式。?

3 )卸料和出件装置。?

4 )模具的导向方式以及必要的辅助装置。?

5 )送料方式。?

6 )模架形式的确定及冲模的安装。?

7 )模具标准件的应用。?

8 )冲压设备的选用。?

9 )模具的安全操作等。?

7 .完成模具图 ? ?

硅胶模具用UG怎么做自拆

方法如下:

1、就两块板,拆边即切边,也就是硅胶生产后把多余的料撕掉,刀口设计为45度。

2、关于硅胶模具的制作,其开模形式的选择和模线的选择非常重要,一是为了取模方便,二是模线应选在不影响产品的整体效果,三是不影响产品质量,比如水景系列产品的模线位置太高,封模线时要的料多,产品开裂就容易出现;四是减少流程操作工序,比如开一半模。

关于ug塑胶模具下料和ug塑胶模具设计用到的命令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