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丨影响量产结构问题:断螺丝、拉伸破裂、不脱料解决方案

日期:2023-10-21 浏览:14

  新模组装完成后需要完成上机、打样,也就是打一些产品作为样品去品管部进行管控尺寸,看是否合格。当完成这一步后,将进行量产阶段。而在模具量产过程中就很可能出现各种结构、设计思路问题。

  01拉伸(深)破裂

  原因:

  1>.凸凹模之间隙过小(包括整体间隙和凸凹模偏移之局部间隙)

  2>.凹模无圆角粗糙度过大

  3>.材料材质过硬,塑性不好

  4>.拉深高度超过材料塑性变形的极限(拉深次数为一次)

  5>.第二次拉深材料未到位

  6>.压边边不够,拉深后凸台边缘起皱或凹陷

  改善对策:

  1>.将凸凹模间隙修整至正常值

  2>.按产品要求研磨至正常值

  3>.如果材料超规太多则更换材料,另可相应加大凹模R角及光亮度可避免

  4>.可以分几次拉深

  5>.调整定位使其能正确定位

  6>.凹凸模之胶料板加弹弹力,增加压边力

  02抽芽破裂及偏差

  原因:

  1>.抽芽冲头预冲刃口断掉

  2>.凸凹模偏位(一次性抽芽)

  3>.凸模与凹模间隙过小(预冲孔抽芽)

  4>.预冲孔毛边过大或冲头断掉,孔未冲出

  5>.凸模破裂(抽芽冲头工作部位崩缺)

  改善对策:

  1>.更换抽芽冲头

  2>.调整凸凹模位置

  3>.将凸凹模间隙调整至适中

  4>.更换预冲冲头

  5>.更换抽芽冲头

  03抽芽高度不够

  原因:

  1>.预冲孔孔径太大

  2>.抽芽冲头工作部位进入凹模深度不够

  3>.抽芽了冲头直径太小,与凹模间隙太大(或凹模直径太大)

  4>.预冲孔之材料到抽芽工站时错位,以致抽芽后一边高一边低

  改善对策:

  1>.将预冲孔修改至适当之直径(如果预冲孔太小,导致抽芽后偏高)

  2>.加长抽芽冲头工作长度

  3>.将抽芽冲头修改至所需要的直径,凹模也一样

  4>.调整抽芽或预冲孔两个工站的定位,视抽芽孔的位置来调整

  04脱料不顺

  原因:

  1>.模板磁性太大

  2>.定位太紧

  3>.脱料销弹簧失效(脱料板也一样)

  4>.脱料板上无脱料销

  5>.材料受压线挤压宽度增加在后工序定位不良造成

  6>.材料变形平面度不良

  7>.产品折边或成形后模具上避位不够

  8>.滑块被卡死,活动不顺

  9>.对于复合模,材料与废料未完全分开

  改善对策:

  1>.将模板退磁

  2>.依产品定位的位置正确性调整定位

  3>.更换脱料销弹簧(脱料板也一样)

  4>.在脱料板上追加顶料销

  5>.最好能采用内定位,或定位在没有变异的位置

  6>.调整材料的平面度

  7>.加大模具上之让位

  8>.修整滑块,使其能滑块顺畅

  9>.上下模追加顶料销,使材料与废料能顺畅分开

  05螺丝易断

  螺丝断裂:分正常损坏与非正常损坏

  正常损坏之原因:

  1>.螺丝本身的受力设计就不够(规格不对或数量不够)

  2>.螺丝本身的材质太差

  3>.螺丝的正常人损耗冲次已到而断

  改善对策:

  1>.将螺丝规格改大,如M8或M10数量增加(视实际情况不够)

  2>.更换新材质之螺丝

  3>.保养模具对更换

  非正常损坏:

  1>.二块板之间错位而强行紧固

  2>.凸凹间隙过小(特别是成形模具)

  3>.对于有气垫之模具,顶杆过长,气垫压力过大,导致下模螺丝断掉

  4>.折边、成形模、冲压二片料或冲二次

  改善对策:

  1>.扩孔或重新鑽孔

  2>.调整凸凹模间隙

  3>.顶杆与模具气垫板标准化

  4>.尽量避免冲二次或二片料

  (冲压模具达人)